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646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10年来,2017年新增自动驾驶相关企业87家,同比增长27.94%。2018年新增153家,同比增长75.86%。2019年是中国新增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最多的一年,2019年新增166家,同比增长8.50%。2020年新增107家,同比下降35.54%。2021年新增42家,同比下降60.75%。
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以226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排名第一。江苏和上海分别有71家和36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排名前三。其次是北京、安徽、湖北和陕西。
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有188家,排名第一。上海有36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北京有32家。其次是xi、南京、武汉和合肥。
今年,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将进行扩建和升级。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孔雷近日透露,今年将把示范区扩大到北京其他地区,建设道路云网图安全标准体系,重点开展路侧基础设施关键标准开发应用示范。
数据显示,亦庄示范区已开启自驾车出行服务商业试点,累计服务人数超过8万人;无人车场景实现了生鲜配送和快递的实际操作。
电池注意到,今年以来,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3月31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政策先行区智能网联客运巴士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填补了此类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空白,为智能网联客车道路测试提供了政策支持。
4月28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全国首个无人驾驶小客车运营试点。《实施细则》在无人驾驶道路测试的基础上,对测试主体的安全管理、网络和数据安全、风险应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细则》的发布,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开启智能网联小客车无人驾驶示范应用,进入智能网联小客车无人驾驶发展新阶段。
此外,在资本市场方面,今年以来,智能驾驶相关企业如主线科技、文远智行、穆宗科技、西递智家、如骑出行、安智汽车、雷科智途、玉环智行等纷纷宣布完成融资。
政策完善,市场升温,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也争论不休。4月29日,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朋友圈表示,“无人驾驶肯定会出事故,甚至是死亡事故,但这个概率比有人驾驶低很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科学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评价,“应该至少低一个数量级。”
此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聚焦自动驾驶政策创新,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无人车无安全员上路,建设全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汽车载人运营政策先行区。
第二,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发布和实施,为国家层面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用和无人驾驶奠定法律基础。明确l4自动驾驶汽车的准入规则。制定自动驾驶运营管理办法、保险设施、事故处理机制等政策,对符合要求的车辆发放正式车牌。
第三,适度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月17日,美国交通部长buttigieg表示,联邦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政策将在未来几年经历“有意义”的发展,目前的政策改革还没有完全跟上技术发展。buttigieg表示,监管政策必须为自动驾驶技术设定界限,而不是扼杀这个“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的创新。